毛主席与江青结婚,苏联的贺子珍得知后:我曾亲手为江青削过梨

贺子珍到达莫斯科时,已经是1938年10月了。她怀着乐观而热烈的情绪,给毛主席写了第一封信,信中没有提及他们之间的事情。但此时,毛主席与江青的关系已非同一般了。

她旅途的困顿还未消除,就匆匆忙忙地跑到医院,要求动手术取出身上和头上所有的弹片。医生仔细做了检查,发现深嵌在她头部、背部和肺部的弹片,已经被头骨、肌肉和肺叶包住,长在一起,不可能也不必要取出了。

这就是说,它已经成为贺子珍身体的一部分,她必须长期忍受弹片留在身上所带来的痛苦。这些弹片,直到贺子珍去世,始终留在她的头上和身上。

此时的她,一定想不到,不幸的遭遇却一桩接一桩地降临到她的头上。

刚到莫斯科时,她生了一个小男孩,第10个月的时候得到了感冒,最终因为没有护理好,转为肺炎,不幸夭折。

她正沉浸在丧子的哀痛中,国内又传来了消息:毛主席同江青结婚了。

江青大概是1937年下半年去延安的,当时贺子珍尚未离开延安。

后来贺子珍还在一次回忆时说起,当初江青到毛主席家里去请教,做客,贺子珍作为主妇,曾热情地接待过她,并亲手为她削过梨。

这个消息是贺子珍万万没有料到的,像一道晴天霹雳一样,把她从迷蒙中震醒。直到这个时候,她才明白,自己一时的亲率行动,铸成了多么大的错误!她将永远失去了毛主席。

为了安慰贺子珍,经毛主席同意,1940年,四岁的娇娇从延安来到莫斯科。

贺子珍在苏联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,为了填饱肚子,贺子珍不得不在劳动之余,开荒种菜,她种了苋菜、菠菜、胡萝卜、土豆、黄豆等。

这样的日子一直到1947年,在毛主席的同意下,贺子珍带着女儿,在阔别祖国9年以后,踏上了归程。

回国后的最初几年,贺子珍还不到40岁,虽历经磨难,但仍风姿卓然,身材很苗条,衣着举止也很大方、高雅,她的舞也跳得很好,常常有人对她表达出爱慕之情,但都被她拒绝了。

她充满凄苦而又坚决地说:“我一生只爱一个人,我已经把我的感情给了毛泽东,不可能再爱第二个了。”